每μΩ都关键
每μΩ都关键
接触衬套为母线电气连接带来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,它无需昂贵的电镀工艺,同时还能实现卓越的导电性。大量实际测试证明了其有效性 —— 使用 ECCB 接触衬套铜连接,其电阻比未经预处理的螺钉连接低高达 85%,而铝连接的电阻从397μΩ降至仅35μΩ,改善幅度达91%。凭借其高表面积滚花设计刺穿氧化层,该衬套确保了稳定、低电阻的电接触,且无需额外的电镀成本和复杂性。
这一突破正在改变电动汽车的电气架构,提高了电力效率,减少了热量产生,并简化了制造过程。压入式安装使机械和电气固定可以一步完成,成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(ADAS)、信息娱乐系统和高压电力分配的理想解决方案。随着汽车电气化的进步,每µΩ都至关重要,而eConnect提供了一种经过验证的、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来优化下一代车辆的电气连接。
重塑电气母线连接,摒弃电镀工艺新思路
随着汽车电气化的推进,原始设备制造商(OEM)正在重塑电气架构,用母线替代传统的布线,以提高效率、耐用性和功率优化。
经过实验室测试和实际应用数据的验证,eConnect接触衬套与传统母线接头相比降低了电阻。
- 铜 - 铜连接(无电镀)—— 传统连接方式的电阻为105μΩ,而 eConnect 接触衬套将电阻降至仅 20μΩ,改善幅度达 80%,几乎与无间断铜母线的电阻(16μΩ)相当。
- 铝 - 铝连接(无电镀)—— 传统方法会导致极高的电阻,达到397μΩ,这主要是由于氧化层的存在以及连接处导电性差。而使用 eConnect衬套后,电阻降至仅35μΩ,改善幅度达 91%,这使得铝在大电流应用中成为一种更可行、更高效的材料。
母线基线电阻值—— 为了让这些数据更直观易懂,一根直径 80 毫米的实心铜母线(无任何接头)的电阻测量值为 16μΩ,同样长度为80毫米的铝母线电阻测量值为26μΩ。eConnect 接触衬套能将电阻水平维持在接近这些基准值的范围内,确保能量损失最小化,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最大化。
母排连接类型 | 电阻 (µΩ) | 关键内容 |
---|---|---|
铜母排 (无接头) | 16 µΩ | 基线铜电阻 |
铜 - 铜连接 (传统方式) | 105 µΩ | 因连接质量不佳导致电阻增大至原来的 6.5 倍 。 |
使用 ECCB 的铜 - 铜连接 | 20 µΩ | 电阻降低了 80%,几乎与母排本身的电阻相当。 |
铝母排(无接头) | 26 µΩ | 基线铝电阻 |
铝 - 铝连接(传统方式) | 397 µΩ | 电阻增大到原来的 15 倍,从而导致了显著的功率损耗。 |
使用 ECCB 的铝 - 铝连接 | 35 µΩ | 电阻降低了 91%,极大地提高了导电性。 |
电阻对于车辆架构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
在电动汽车和先进的汽车电气系统中,就优化电力分配与效率而言,每一微欧都至关重要:
- 更低的电阻可减少能量损耗,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池利用率并延长续航里程。
- 将热量产生降至最低限度,可防止电子元件出现热降解,确保系统长期可靠运行。
- 导电性的提升增强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(ADAS)、信息娱乐系统以及电力电子设备的性能,在这些系统中,稳定的电力输送至关重要。
有关 eConnect 接触衬套的优势:
镀层:无需镀层工艺。传统为降低电阻而采用的镀层工艺会增加成本、复杂性以及造成制造延误。而电子连接铜排(ECCB)无需镀层即可实现同样低的电阻,既能削减成本又可简化生产流程。
不妨使用我们的成本比较公式,算算您能节约多少成本: https://dev-jlo2-penn-engineering.pantheonsite.io/pem/cost-comparison-calculator/
同时降低铜和铝的电阻:氧化铜层和氧化铝层的堆积会增加铜母线与铝母线的电阻。电子连接铜排(ECCB)的大面积滚花设计能够刺穿氧化层,实现持续稳定的电接触,使电阻最多可降低 91%。
提升功率效率并减少热量产生:在大电流应用场景下,每μΩ的电阻都至关重要。较低的电阻可减少热量积聚,改善热管理并延长系统使用寿命。
电子连接接触衬套专为下一代车辆电子设备而设计,能够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(ADAS)、信息娱乐系统以及高压配电系统中实现可靠的电力连接。它无需镀层即可提供安全、低电阻的连接,提升了雷达、激光雷达、连接系统以及集中式计算架构的效率。
凭借消除镀层要求、降低电阻损耗以及简化安装步骤,PEM® 电子连接技术正在革新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。这一创新性解决方案在提升导电性与耐用性的同时,精简了制造流程,使之成为推动未来车辆电气化进程的关键助力。